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村落街道 > 正文
    购物车
    0

    一位在流泗镇工作21年的教师对湖口流泗的美好回忆

    信息发布者:wuhua792
    2017-11-04 16:04:56    来源:湖口流泗热线   转载

    结缘流泗镇

    沈敏

    光阴荏苒,逝者如斯,转眼间在流泗镇工作已21年了。21年在时间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岁月让我充分感知到古镇人的通达与睿智,岁月也让我见证了古镇的旧貌换新颜。

    流泗镇位于湖口县城东北约20公里处,美丽的黄茅堤湖连接着古镇与长江,省道牛湖公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当年所有师专毕业生分配不能进县城时,流泗镇自然成为大家期盼分配的工作地,那年我幸运分配到流泗某校任教。

    一位在流泗镇工作21年的教师对湖口流泗的美好回忆

    流泗镇不是我的故乡,但同样对我有着养育之恩,流泗镇是幼年的我跟随祖父第一次出的最远的远门,也就在此地吃上了人生中第一根冰棒,喝上第一碗冰水,穿上第一双解放鞋,现如今又一直在此工作生活,结婚生子。

    一位在流泗镇工作21年的教师对湖口流泗的美好回忆

    工作后回故乡时,行动不便的祖父总要询问流泗镇的变化,打听喻家圈(当年流泗镇中心)的油条摊、包子铺,得知还有两三家时,“哦”的一声,失落中陷入了对过去美好回忆:流泗桥畔,十几家简易棚房沿溪而建,逢年过节,棚里热闹非凡,灶间的柴火正旺旺地烧着,蒸笼滋滋冒着热气,油锅里硕大的油条在翻滚着,屋里棚外到处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勾引着路人的食欲。临近年关,山里人上大山砍上一担木柴,走上几十里路,送进这些摊铺,换取些微薄的油盐钱,卖完柴就坐在摊前美美吃上一碗肥腻腻的豆腐拌猪红汤,临走时也忘不了在匾担头上捎上用稻草系的一小捆油条或布袋装上几只大馒头,回去也美美家里的老小。

    一位在流泗镇工作21年的教师对湖口流泗的美好回忆

    一位在流泗镇工作21年的教师对湖口流泗的美好回忆

    流泗镇水陆交通便利,是货物交易的集散地,货物品种繁多,价格相对便宜,因此招徕很多邻近乡镇,甚至邻县的定山镇、太平关乡的诸多农民及小商小贩不辞辛苦舍近求远来此购物,自然他们也成为流泗镇餐饮铺里的主要顾客。下流泗桥成为当年方圆十几里妇孺老幼十分向往的事情。

    如今喻家圈里的生意依然兴隆,只不过最后一家油条摊在前几年就已退出历史舞台,当年的摊铺早已被一栋栋二三层楼房替代,招牌也换成了张三宾馆,李四大酒楼,小六服装店等等。

    一位在流泗镇工作21年的教师对湖口流泗的美好回忆

    一位在流泗镇工作21年的教师对湖口流泗的美好回忆

    谈起流泗镇的发展,流泗镇的老居民不会忘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泗镇的乡镇企业办得红红火火,有规模企业数量达近十家,九江曲轴厂是全省赫赫有名的乡镇企业,产品曾远销国内外,流泗镇企业是当年全县的纳税大户,是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企业的发展也为当地青年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百姓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一位在流泗镇工作21年的教师对湖口流泗的美好回忆

    如今流泗镇居民已过上了与县城没有什么差别的生活,街道两旁商业店铺鳞次栉比,傍晚明亮的街灯下,留下众人茶余饭后散步健身的身影。流泗镇是全县农村乡镇中最早建立自来水厂,居民安心饮上洁净自来水;最早安装上有线电视,进一步满足了影迷戏迷体育迷的需求;最早实现各村通公交车,缩短了城乡间的距离,极大方便了流泗人的出行;草龙艺术成功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流泗诗社作品纳入国家图书馆,皆成为流泗人的骄傲。

    当然最令流泗人引以为豪的是银沙湾工业园的快速开发和建设,许多过亿元的项目投资,预示着流泗镇经济的腾飞发展,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流泗镇的明天比今天更好,我也与流泗镇结缘相伴到老。

    作者简介:

    沈敏,流泗中学教师。业余爱好写作,有十余篇小说、散文在《浔阳晚报》、《长江周刊》发表。另外,长期从事学校有关留守儿童课题研究。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